二十四节气丨今日处暑
新闻来源:西固区图书馆 时间:2025-08-23  打印本页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便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节气。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秋天在气象意义上的到来,从这一时节开始,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处暑时节,老鹰最为活跃,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用;

二候天地始肃:处暑之后,真正的秋天便到来了,这时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

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禾乃登”是指农作物丰收了。


统习俗

1.祭祖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鬼魂崇拜的主要表现形式)活动。

2.开渔节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也正是从这一节气开始,人们逐渐能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3.吃鸭子

鸭肉味甘、咸、性凉,有非常好的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处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天气温差增大、昼暖夜凉,所以人们可以多吃鸭肉,达到健脾润肺的目的。

4.放河灯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处暑还有放河灯的习俗。

5.喝凉茶

处暑期间,不少地方还有煎凉茶的习俗,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就已盛行。煎凉茶前,要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凉茶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暑养生

处暑气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机体容易出现疲惫感,所以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处暑”期间,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芹菜、菠菜、豆类等。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户外运动,如登山、慢跑、郊游等。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