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舒驰介绍交通运输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情况,并与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侯振兴、部公路局副局长顾志峰、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一同回答记者提问。
舒驰介绍,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交通运输部第一时间召开部系统干部大会、部务会等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会议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三个务必”政治要求和“五个必由之路”规律性认识,深刻领会“五个牢牢把握”和“三个一定要牢记”的重要要求。
⚪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择,是新时代十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是取得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 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读原文、悟原理,做到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二十大精神;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在理论上的深邃思考、在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在工作上的战略部署;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系统梳理党的二十大涉及交通运输的各项决策部署,制定分工方案和落实举措,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强大精神力量。
⚪ 开展系统化学习培训、全方位宣传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车船路港站,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推动全行业迅速形成学习贯彻的热潮。
⚪ 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做好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抓好全年最后的冲刺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交通运输工作、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扩大有效投资、助企纾困以及年底前各项任务,对标对表年度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有力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
加快推动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韩敬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交通运输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铁集团等单位,加强统筹组织,狠抓任务落实,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以多式联运提速行动为核心,强化运输衔接。积极完善多式联运骨干通道,加快货运枢纽布局建设,健全枢纽集疏运体系,推动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探索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加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近年来,会同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陆空联运、公铁联运、国际联运等服务模式。2021年,前三批70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约620万标箱,开通联运线路450余条。
以铁路运能提升和水运系统升级行动为重点,加快补齐短板。突出铁路在大宗货物运输中的主导地位,大力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高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敞顶箱运输发展,推进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公转铁”“散改集”。2021年,完成铁路煤炭发送量19.5亿吨,同比增长8.3%。加快完善内河水运网络、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坚持“一港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制定运输结构调整方案,大力推动江海直达、江海联运发展。近期,广西平陆运河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持续释放水运潜能。通过坚持“一港一策、一企一策”,根据实际灵活采用铁路、水路运输、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运输方式,提高全链条运输绿色化水平。
以公路货运治理和城市绿色配送行动为载体,切实提质增效。优化货运市场发展环境,相关部门协同协力开展道路货运行业超载超限治理,大力推进公路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严格实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载超限、低价抢夺货源、不规范竞争和失信等行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高速公路货车平均超限超载率持续控制在0.5%以下。在城市末端,大力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加快推广新能源车辆在城市物流中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先进模式,推动干线以铁路、水运为主,末端通过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货车等方式,构建全链条运输绿色新模式。
经过几年努力,“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明显,运输结构持续优化。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23.4%;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集疏运量比2017年减少超过4亿吨,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等17个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为铁路和水运;2021年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754万标箱,比2017年翻了一番。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侯振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近年来,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强网络、建体系、抓创新、促开放、优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加快培育内需体系,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意见》,启动首批15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推动川藏铁路、京沪高速改扩建、平陆运河、长沙黄花机场(三期)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以稳增长为重点,拓展投资新空间,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维持了高位运行。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保持交通运输网络总体畅通,保障粮食、能源、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促进国际物流稳定运行,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开行超过1.1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累计发送超过50万标箱。
塑造产业新优势,加强交通运输科技自主创新。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样车成功试跑,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成功下线。C919大型客机完成适航审定工作。自动驾驶车辆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位居世界前列。智能船舶“大智号”“凯征号”成功交付使用。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及智能安检等智慧物流技术加快在邮政快递业应用。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前三季度新改建路面13万公里左右。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交邮联运覆盖2185个乡镇、1.5万个村。
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动运输服务提质增效降本。加强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进旅客联程运输。提升冷链运输、城市配送、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前三季度全国收费公路减免通行费777亿元,第四季度在此基础上对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同时,将政府定价的货物港务费收费标准降低20%。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决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稳定工作。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坚决避免重特大事故连续发生,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公路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顾志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1月至9月,全国新开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项目299个,建设总里程9645公里,项目总投资8826亿元。其中,9月份新开工重大项目34个,建设里程2132公里,投资额3853亿元,在今年已开工项目总投资中占比约43.7%,环比增长约277%。国内距离最长、断面最大、运行速度最高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江苏省海太过江通道,沪昆高速江西省昌傅至金鱼石(赣湘界)段改扩建工程,京昆高速汉中至广元段扩容工程(四川境),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西昌至香格里拉段(四川境),云南省勐海至打洛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此外,1月至9月,全国共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项目337个,总里程9756公里,项目总投资5574亿元。其中,9月份已完工重大项目41个,建设里程1441公里,投资额1251亿元,在今年已完工项目总投资中占比约22.4%,环比增长约32.2%。沪昆高速公路浙江省金华至浙赣界段改扩建工程、大广高速江西省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德州至上饶高速安徽省池州至祁门段、恩施至广元高速重庆新田至高峰段(新田长江大桥)等一批公路重大项目建成通车。
不断开创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局面
舒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关键五年。交通运输部将抓好“两个纲要”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地实施,不断开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局面。
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牢牢把握服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6轴7廊8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效服务畅通经济循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围绕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装备技术升级,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信息网融合发展。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快推动智慧交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围绕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围绕加快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推进出行服务更加便捷舒适、经济高效,加快建设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促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推动城乡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升交通运输均等化水平,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
围绕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构建互联互通、面向全球的交通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办好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推进全球交通合作,推动实现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
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做到突出“四个注重”
侯振兴介绍,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主骨架能力利用率显著提高,实体线网里程达到26万公里左右;到2030年,主骨架基本建成,实体线网里程达到2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主骨架全面建成,为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总的来看,加快建设主骨架要做到:
注重系统谋划、整体协同。注重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各运输方式间统筹协同,强调完善网络布局、提升网络效益。注重通道与枢纽间的统筹协调,加强国际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推进枢纽港站一体化建设。注重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注重建管养运一体化协调发展,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常态化预防性养护,提高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注重各类各级交通规划与主骨架的功能协调、网络衔接,与相关省市及部门强化沟通对接,共同研究跨省市线位走向、接口方案以及建设时机、建设标准。
注重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主骨架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全过程,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线位、桥位、岸线等资源,推进多方式共用过江通道,整合优化通道断面空间,与沿线其他基础设施协调布置,促进通道由单一向综合、平面向立体发展,提高国土空间综合利用率。
注重创新驱动、智能先进。加快推动主骨架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进智慧铁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和港口、智慧机场、智能化客货运枢纽建设。
注重安全发展、提高韧性。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提升安全运行服务效率。加强主骨架多方式、多路径建设,提升网络韧性和安全性,提高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加强交通物流保通保畅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韩敬华介绍,目前,全国交通网络总体畅通,主要物流指标稳中向好。10月1日至25日,全社会日均货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铁路、公路、水路、邮政快递日均货运量或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6%、0.3%、9.8%、1.6%,民航日均货邮运输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近期全国疫情多发散发,交通运输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领导小组工作部署,会同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各项工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全力保障交通物流网络畅通有序。持续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畅通各级应急运输保障电话,针对部分地方出现的通行过度管控问题,加强问题督办转办,一事一协调解决交通物流不通不畅问题。督促指导各地依法依规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限制运输服务,科学精准实施货车通行管控措施,落实“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保障交通物流运行顺畅。
全力做好交通物流领域疫情防控。督促交通物流经营企业,以及物流园区、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航空机场等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严格落实消毒消杀、佩戴口罩、核酸检测、接种疫苗、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各地严格规范货运车辆疫情防控检查,严防疫情通过交通物流渠道外溢传播。
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通畅高效。加强对涉疫地区及周边省份的跟踪调度,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全力做好医疗物资、民生物资、能源物资等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加强对煤炭铁路接卸、港口下水、港口库存的动态监测,强化铁路、港口协同联动,指导港航企业合理安排船期和港口作业,优先保障电煤等能源物资运输。
持续推进纾困解难政策落地落实。持续跟踪监测第四季度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政府定价的货物港务费标准降低20%落实情况,积极引导大型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电商平台等货主企业,加强与骨干物流企业协同协作,保持运价总体平稳,切实让货车司机、物流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加快推动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更高质量发展
舒驰介绍,近日印发的《进一步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服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行动方案》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的部署要求,从5个方面明确了重点推进任务。
进一步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码头设施建设,加快进出港航道和锚地建设,加快琼州海峡两岸港口资源整合,统筹推进“二线口岸”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协同推进“二线口岸”通关便利化。
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完善进出海南岛客滚运输航线布局,持续优化客滚运输班轮化运营模式,探索琼州海峡过海需求差异化服务,持续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滚装货物申报和安全检查,强化琼州海峡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进一步推动港航绿色智慧发展。有序推进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船舶运力更新,推动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
进一步完善客滚运输市场监管。在运行管理、紧急疏运、应急反应等方面完善协调工作机制,持续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管理水平。
全国已有397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
建成充电桩16721个
顾志峰介绍,今年8月初,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制定印发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印发后,四部门立即召开动员部署会,宣传解读《行动方案》,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同时,交通运输部还配套印发了《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指南》,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开展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江西、河南、湖南等多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已结合实际,会同本省能源局、电网公司等单位,制定印发了具体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全国已有397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16721个,新增建设充电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872个,充电桩3347个,较《行动方案》印发前分别增长28%和25%。
不断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农村物流发展,会同财政部、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围绕创新农村物流组织模式、整合物流资源、补齐设施短板、完善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基本实现了“县县有站,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推动了农村物流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等供应链上下游的跨业融通,有效服务支撑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促进资源整合,着力推动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围绕网络节点共建共享、运力资源互用互补、标准规范统一、企业融合创新等方面,引导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电商、供销、农业等农村物流资源高效整合,加快构建畅通便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
强化政策支持,着力补齐农村物流设施短板。指导各地统筹利用车购税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乡镇运输服务站等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作,加快健全农村物流节点,不断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
加强示范引领,着力创新农村物流组织模式。组织开展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宣传推广,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批涵盖客货同网、交邮融合、电商物流等多种模式的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目前,已发布三批共100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效率。
健全标准体系,着力提升农村物流服务品质。制定发布《乡镇运输服务站运营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明确了乡镇运输服务站的功能、设施设备配备、运营管理和服务等要求,指导各地盘活既有设施资源,增强可持续运营能力,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品质和安全运营水平。
推动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
舒驰介绍,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标准委制定《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目的。
凝聚发展合力。《建设指南》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现代物流体系需要,提出了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系统构建了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了标准制定任务,包括国家和行业标准72项。通过构建协调统一的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将有效解决标准间存在的零散、重复、矛盾等问题,引导各方面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凝聚工作合力,引领智慧物流规范健康发展。
加强重点标准供给。交通运输部将加强与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沟通,推动建立标准立项和发布绿色通道,加快组织开展相关重点标准制修订。近期拟重点开展智慧物流枢纽、互联网道路货运、国际物流、电子单证、运行监测等方面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以高质量标准引领智慧物流高水平发展。
拓展智慧物流应用典型场景。交通运输部将推动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强化重点标准实施应用,大力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中涉及的60余项智慧物流任务,支持建设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培育一批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试点示范项目,形成涵盖“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落地应用”的发展局面,加快交通运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防范应对恶劣天气
强化应急保障
舒驰介绍,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及早安排部署。交通运输部已印发通知,要求系统各单位切实做好今冬明春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加强风险研判,细化落实公路、港口航道、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水上搜救、海事、救助打捞等方面具体防范措施,切实做好应急准备。
加强监测调度。着力建立健全现代交通气象保障服务体系,为提升交通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供支撑。加强与气象、海洋等部门联合会商、风险研判,针对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对行业运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调度指导地方交通运输部门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等工作。
做好应急保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上搜救机构加强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以及重点时段的值班值守、演习演练和应急保障。海事系统加强巡查检查,督促航运企业、相关船舶严格执行恶劣天气禁限航要求。救捞系统科学部署专业救助力量。上周四,交通运输部会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珠江口水域组织开展了2022年国家海上搜救综合演练,以练促战,提高恶劣天气突发事件海上应急保障能力。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交通运输局